各镇(管委)农业农村办公室,局机关有关股室:
根据国家、省、市各级关于“二品一标”的相关工作要求及《关于印发<汕头市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汕农农函〔2022〕124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南澳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以下简称“二品一标”)认证企业,切实发挥“二品一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现就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持续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申报工作,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落脚点和工作的突破点;是有效推动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培育,提高本地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各镇(管委)农业农村办公室要高度重视,做到政策规划上有部署,资金项目上有保障,绩效考核上有要求,并将其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争取在2022年年底前有新的突破。
二、持续引导,加大培育覆盖范围
各镇(管委)农业农村办公室要继续加大力度组织辖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大型食品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出口企业、原料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特别是辖区内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支持畜禽、水产品发展绿色食品。促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对接,推进绿色食品平稳健康发展。
三、深入挖掘,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
南澳县具有地方独特品质的农产品有很多,如南澳紫菜、南澳鱿鱼、南澳金薯、南澳牡蛎等,各镇(管委)农业农村办公室应主动作为,深入挖掘具有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独特品质的农产品,积极开展经农业农村部门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优先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符合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要求的种类进行登记并加以保护。提高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使用标志率,扩大地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培育壮大地标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四、严格把关,规范证后管理
坚持“严”字当头,以严谨的标准执行,严格的申报程序和严肃的责任传递,确保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要严审绿色食品。强化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严格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准入条件,逐步实施分级审查,开展申报材料集中审查。二要提升有机农产品。主动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突出现场检查、抽样检测审查,进一步提高认证工作的规范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三要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要结合我县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产品特性,完善申报产品的特色品质、人文历史、特定环境、品牌基础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等审核内容和服务功能,确保登记产品信誉、品质特色突出、保护价值显著。四要规范证后监管。进一步落实对生产经营单位现场检查、年检、市场监察、例行抽检、风险预警等监管制度,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规范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台账、规范使用标志,并确保获证企业产品100%纳入追溯平台。积极配合省级组织开展的全省“二品一标”认证登记产品专项质量跟踪监测工作。
五、加大宣传,提升“二品一标”品牌影响力
以取得“二品一标”认证登记产品为主要宣传内容,主动对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二品一标”农产品推介力度,持续放大证后产品效益。一是结合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开展绿色食品社会宣传工作,普及民众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生产经营主体对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意识,做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合法化用标管理。二是持续开展“三进”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宣传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技术、制度及产业成效,推动绿色食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引导媒体记者广泛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有效推动产销对接。以参加各类专业展会为渠道,促进品牌价值,持续提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六、强化保障,确保“二品一标”工作取得成效
各镇(管委)农业农村办公室要切实把发展“二品一标”农产品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建全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做好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抓好产品新增和续展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在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项目区和品牌示范基地率先实施,以点带面,合力推进,确保工作成效。
南澳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
2022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