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鱼和红番薯
  • 2020-04-29 11:11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公司总裁海石叔请他的拜把兄弟辛汉伯在五星级宾馆吃顿黄花鱼和红番薯的消息,传遍岛内外,总裁为什么专点这两样东西吃,话得从昔年讲起。

  当年日本鬼子入南澳,杀人放火抢东西,禁山禁海,禁到小孩不能出门外。

  海石叔家在海边,他三代打鱼,春钓黄花鱼,夏掇鱿鱼,以海为生。如今不准出海,这不是叫活人饿死么!海岛人渔谚说,三月鱼头齐,船排无落海,鱼虾游到海滩边。断头的墨斗被海浪泼上沙滩,海石叔看了肺都气炸了。他高壮大汉,一顿饭吃五六碗,怎奈得这般活饿,便趁夜黑雾大,偷偷摸摸下了海,用网兜捞鱼,回到家里,把活蹦乱跳的鱼砍头去尾,没油没盐煮成大锅当饭吃,一顿两顿,五天十天地吃鱼,没有一粒五谷,肚子受不了,闹出毛病来。

  活人自有生计。海石叔想出了办法,他夜里捞鱼,天没亮就上山割草——提鱼到山厝去换番薯米。

  那时日,你不能下海,他不能落田。海里鱼浮头,田里草丛生。但山里到底是山里,山高皇帝远,山民们披星戴月,把庄稼种到半天岭顶,收获起来,一袋藏地窑,半箩放山洞,稀稀喝喝过日子。那时候,山厝九户人家,三户孤寡,三户病残,就算辛汉伯成家成样。

  那一日,海石叔掠了五六尾两三斤重的黄花鱼上山来,他不敢想换米,只要换几斤番薯,开始说一斤黄花鱼换一斤红番薯,辛汉伯不换。后来说两斤黄花鱼换一斤番薯,什么番薯都好,只要换得成,辛汉伯还是不换。他说大地方发生水灾,一只金戒指换半片萝卜干,人家还不肯。这年月,我就这点番薯度日子。

  真是饿鸡不怕木棍,饿人不惜脸皮。海石叔赖着不走。他说,山厝兄,俺们认作结拜兄弟,我这些黄花鱼送你,你给小弟一点番薯根吃,我已经半个月没粒五谷下肚了。说着拉起自己的裤腿道,你看,脚肿成大棒槌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地母的山水养育着厚道的山民。辛汉伯听了看了心软了。这一顿,海石叔在辛汉伯家吃了有生以来最香最甜的红番薯。回家时,辛汉伯还装了两小袋番薯给海石叔,把他送到山下。从此,他们就成了亲戚,经常在这条路上落。

  俗话说,有时星光,有时月光。日本鬼子投降以后,荒芜几年的田地,肥力厚足,再加上天道酬勤,风调雨顺,处处五谷丰登,番薯米粟都大笤尖小笤满。

  但是,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印子钱乱使,今天用青纸,明天用白钱,几天收了杂色钱成筐,一朝变成废纸一箩,结果使出米来,上市买卖都带袋子,样样使米,到处用米。物以多为贱,红番薯谁都不要,贱到一斤红番薯抵不上一斤山草。

  那年春寒雨落,桁槽长青苔。桁槽头佬叫伙计海石叔买几十担山草来熏船。谁知海石叔叫来的山草,担担草里包着红番薯。头佬气得一跳半天高,叫海石叔把番薯丢下海,草钱也勿还。海石叔受过苦,挨过饿,记住红番薯香甜,而且山草又是辛汉伯邻居的,便叫家里人把红番薯收起来刨丝晒干拌米煮饭吃,然后当草价算还大家,众人当然都感谢不尽。

  物换星移,天变地变,现在海石叔成了百万富翁的总裁。他到特区来签投资合同,脚刚一踏上特区的土地,就念着饥饿之时认拜的山厝兄弟辛汉伯,想起在他家里吃的红番薯。所以,兄弟重聚,便在五星级宾馆再尝当年的山珍海味。经过高级厨师的巧手烹调,端上餐桌的“金条”红番薯和“红金龙”黄花鱼,更是香色俱全的佳肴了。

  时变,人变,美好记忆没有变,《南澳县志》也永远留存着黄花鱼换红番薯的历史故事。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汕头市南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头市南澳县政务大数据中心  网站标识码:4405230001  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052302000038号  备案号:粤ICP备20008825号  技术支持:南方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南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