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2021-04-23 19:28 来源:本网发布机构:本网 【字体:

详细事迹:
我自1987年到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工作至今二十七年,1991年8月被共青团汕头市委员会评为“抗击9107号台风先进个人”;2007年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农业厅、省按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广东农村青年文化名人”;2008年被汕头市评为“第二届汕头市十大青年文明标兵”;2011年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先进个人”;2012年被广东省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先进个人”。许多工作只凭自己学习、探索和积累,虽初具一定文物知识和技能,但不少还在不断学习之中。现将我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馆藏文物档案,认真做好民间文物征集,对馆藏可移动文物进行数据管理。在我进入博物馆之前,南澳县博物馆原从民间征集的十几兵防器物没有记录。我于1988年至1989年对馆藏文物进行清理及原始登记,完成博物馆第一本文物原始登记册。第二年对其进行建帐,建立和完善文物保管手续,健全文物造帐入库手续。2010年引入博物馆藏品数据化管理系统,对馆藏二级、三级的馆藏文物进行数据化登记,完成了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管理体系的建设。
从事博物馆工作27年我在民间征集各类可移动文物近170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6件。
二、文化遗址的发现,推动南澳历史里程。
1、东坑仔遗址、象山遗址和崩山遗址的发现。1990年8月中旬正值广东省“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宣传月在县内开展。当时由于工作关系到广播站,其职工蔡永义谈到在东坑仔帮助朋友挖土时发现了一些红土烧的中间夹黑的碎“瓦片”的东西,这些引起我注意,并详细询问其分布情况。30日我与永义同志到发现点,在坡积面发现大量陶器残片。并对进行清理、采集、绘图,这就是进馆后第一次独立完成野外考古调查。经过一年调查,1991年与中山大学曾骐教授合作在《东南文化》杂志上发表了《广东南澳东坑仔古遗址》考古报告。隆澳东坑仔发现商周时期聚居遗址,打破了史书上记载的宋代才有人类居住的历史,为南澳史学界揭开何时有人类活动生息秘密。该遗址1992年获南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
在东坑仔商周遗址调查期间,南澳中学张益欣老师提供了在南澳中学山上他曾采集到一些小燧石,这些小燧石上面打击的痕迹引起我的关注,经过近三年采集共有燧石核、石片、细小石器共100件,1993年2月21日至23日,由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县文化局、汕头市文管会办公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等单位专业人员联合组成的韩江流域考古调查组,有针对性地对象山进行考古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8000年。是粤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
1994年12月在南澳电视台播出南澳县发现两处史前遗址新闻之后,云澳村民田清四向我提供了在崩山海滩他曾捡到类似的石器,遂后开展调查共采集了石锛2件、石斧2件及鹿角鹿牙等遗物。特别是2011年建设云澳渔港将海水排干后又发现了4件石器,经鉴定确认为新石器晚期至商时期。
2、“南澳Ⅰ号”抢救性保护工作及博物馆安防系统的建设。2007年5
月25日南澳县公安局云澳边防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在乌屿与官屿之间的半潮礁(俗称“三点金”)海域有三艘渔船在水下打捞“古董”。下午我接市文广新闻局文物科来电,立即向县政府报告,并赶往现场对文物进行清理、拍照、录像及原始登记。初步判断为明代外销瓷器,可能有沉船遗址。随后向市局和县文广新局报告,要求迅速派出专家前来鉴定。同时,协同各方面力量,会同公安边防、海警官兵,云澳渔民顶住强风强浪、烈日高温,护卫(“南澳Ⅰ号”)12个昼夜,不让可疑船只靠近该海域,直至6月初省打捞船到达接班,使文物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深入渔民家庭,做好文物保护法规宣传、文物调查及抢救性保护工作,使群众自觉上缴了在该海域打捞的出水文物124件。经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瓷器为以明代为主。为了探明了水下文物分布情况及打捞定点。我随水下考古队员乘小艇前往打捞地点进行摸查定点。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对其考古发掘的五年里,我多次上打捞船,对沉船遗物进行跟踪拍摄记录。2008年至2010年为了提升南澳县博物馆的防盗报警功能,按照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技术要求我完成了防盗、闭视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完成256平方米的“南澳Ⅰ号”文物专用库房、脱盐水池和展示厅,使博物馆有能力应对“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的临时存放处理及部分文物的展示。该遗址在2010年成为首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水下考古项目和2011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三、博物馆新馆陈列设计及搬馆工作,组织实施临时展览,充分发挥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博物馆新馆陈列设计和搬迁之前,从1992年至1998年我曾参与“总镇府总兵史料陈列”、“南澳抗日纪念馆”的陈列设计,并独立完成了“南澳镇设防图”、“南澳城廓公署图”、“南澳抗日路线图”等大型立体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以及南澳抗日纪念馆“万众一心,共铸长城” 屏风的设计。
2004年我受县委宣传部任命负责博物馆新馆陈列设计和搬迁工作。新馆舍总面积1650平方米,主展厅面积512平方米,两个副展厅面积分别为256平方米,库房面积376平方米。从2004年8月20日至2005年7月27日历时近一年我带领全馆同志自己动手完成陈列布置、馆藏文物搬迁等工作。我负责其陈列、版面设计、策划,主陈列“南澳海防史”陈列脚本近11万字(包括陈列说明、设计意图等),展带长162.57米(不包括景区长度及面积),照片186张,历史资料影印件53件、地图7件、绘画10幅及表14张,展出文物近70件,展柜20个。以及第一副展厅首届展览“南澳碑匾拓片展”,展出从明代至民国时期碑匾拓片共53幅。8月1日举行新馆开馆仪式,主陈列“海防史陈列”及第一副展厅 “南澳碑匾拓片展”对外开放。2009年又设计开辟了第二副展厅“南澳Ⅰ号”出水文物展示厅,共展出出水文物近100件。2013年6年又启动了“南澳海防史”陈列修缮工程,并于2014年1月春节前完成布展工作。比原陈列增加10%。制作“宋皇室到南澳”、“郑成功南澳招兵”、“南澳渔民革命”等雕塑半景箱3个;制作立体雕塑“南澳史前人类生活”、“海战”、“解放南澳”等场景景区3个以及炮台、南澳城城门等全景。
从搬迁新馆至2014年我组织举办临时展览有:“十五”成果摄影展”、“了解海防史,共绘新家园”青少年美术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汕头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展”,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南澳县文化遗产巡回展”、“迎新春,南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展”、“钓鱼岛历史与主权巡回展”、“大地之殇”等展览。使其更好发挥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汕头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县青少年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四、组织实施了南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并在全市率先通过了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对我县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工作的审定验收。从2007年至2012年我以南澳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兼普查队长组织和带领博物馆工作人员、乡镇宣传干部进行全县文物普查。2008年3月在全市率先举办了“南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对三镇二管委宣传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并在云澳镇实施了普查试点工作。经历了四年多的日日夜夜,全县文物普查工作者走遍了全县38个村居,4个独立无人岛屿,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3处,其中新发现为28处。经过全体普查队员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我县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12月在汕头市率先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任务,并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2010年我开始对南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进行数据转化,建立南澳县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为进一步巩固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全面、完整、准确地记录我县不可移动文物,补充完善三普数据库,我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南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摄像工作,根据我县普查文物点特色,选取39个摄像点,于2011年9月完成不可移动文物的摄像和编辑,并制作成DVD。2012年年初在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化建设的同时,完成了《南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名录》、《南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两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五、撰写文章考证南澳历史,宣传南澳文博事业。
1、对全县碑刻调查,完成《南澳县金石考略》一书。散落在民间、寺庙的碑记,是一个地区历史的“活化石”,它记录时代变迁及事件,为了更好保护这些原始历史资料,就必须进行拓片保存。在过去我曾零星将发现碑刻进行拓片,从2002年开始对全县碑记进行系统调查。在搜讨碑刻、拓印碑刻的过程中多次探寻文物遗迹、涉足乡间田野,造访名人贤达,实地考察,取得不少可贵的材料,辄作笔录,并对碑文断句、考证。经过五年努力,完成文物考古专题文集《南澳金石考古略》对118块(件)金石进行诠释与考证,抢救收录了已佚金石十五篇,共10万字。汉语言学家饶宗颐为该书题字,2008年12月出版。对地方史、特别对南澳历史的研究,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2、编著《粤海重镇•南海同海防史图录》
饶宗颐教授在《南澳:台海与大陆之间的跳板》一文中说:“这是一个蕞尔小岛,面积只有一百零六平方公里,在历史上却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起了重大的桥梁作用。”
这里的桥梁作用,是指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交通和这一地区与海外交通而言。这张交通网络,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谈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南澳是海上丝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是航线上的望山,是海舶的补给点。络绎往来的海舶带动着繁荣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在古代,贸易往往也伴随着掠夺和战争。历经战火熬炼的南澳岛自然也成了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重镇。
《南澳海防史图录》用生动的图像,配合着丰富详实的史料和简洁严谨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南澳岛作为海上丝路的桥梁和南中国海防重镇悠久的历史。
8000年前,南澳已经有潮汕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活动,他们使用一种细小石器,捕捞海产为生。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潮州繁荣的海上贸易和宋末王室的播迁,都在南澳留下了历史印痕。1387年,施行海禁国策的明王朝弃置南澳岛。16世纪以后,倭寇入侵,海商犯禁,海上动荡。粤闽交界处的南澳岛成了东南海防的军事要地。1575年,总镇府的设立,巩固了海防,捍卫了内地。
17世纪,数千南澳人加入郑成功的部队,参与了收复台湾的战斗。从此,南澳与台湾血脉相连;南澳人也建立起自己的爱国主义传统。于是,又有了19世纪的禁烟斗争,1938年与日本侵略者的喋血奋战。
1952年南澳解放。解放后几十年里,守岛部队和海岛民兵融合无间,共同建设这个海防重镇。通过该书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南澳的历史和南澳人的精神。
3、撰写文章考证南澳历史,发表博物馆学相关论文,探讨体制改革的方法。我除了编写《南澳金石考古略》一书之外,在各种杂志发表了考古与文物、博物馆学等方面的文章有《南澳与陆岛连桥——试论南澳新石器文化系统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清南澳总兵考》、《林则徐在南澳禁烟》、《“海上丝绸之路”的南海航标——从出土陶瓷看南澳的海交地位》、《南澳清戍台澎故兵墓与“班兵”制度》、《深澳福德爷与航海家郑和》、《从“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出水文物初探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以“南海Ⅱ号(即南澳Ⅰ号)”为契机,打造云澳文化民俗风景区》、《文博体制与时俱进》、《博物馆事业与旅游业和谐发展之探索》等60多编文章,共35万余字。曾先后参加了国际潮学研究研讨会(共三届)和潮州窑学术研讨会。
4、对南澳海防遗址、南澳籍武职及外籍武职在南澳的遗迹进行调查,撰写了《南澳明清海防遗址调查与研究》一书。在历时二年多调查中发现新海防遗址二处,南澳籍武职遗迹8处,外籍武职在南澳遗迹5处。
我除了编写南澳县博物馆的陈列脚本《南澳海防陈列》、《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之外,还为县旅游局编写《总兵史料陈列》、《南澳与台湾关系史》、为县人武部编写《南澳人民武装史》、为县民政局编写《解放南澳、收复南澎史料陈列》《直挂云帆济沧海——南澳1号出水文物展示》共五个脚本近49万字。为南澳县文化馆撰写云澳车鼓舞、后宅渔灯赛会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脚本。
六、参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
1、清戍台澎故兵墓的调查与设计。1992年7月份排遍吴平寨东野清戍台澎故兵墓由于环岛公路的开发须进行迁移,而在1985年《南澳县文物志》中仅有简单记录道光年间130余座故兵名字,为了在迁移前进一步搞清楚墓地制度、墓室形制及结构,在馆内人员少、经费紧情况下,我主动提出清理要求,并动员好友帮助。在清理过程中通过对当地群众走访调查,8月份发现同治九年、同治十一年两处故兵墓,使故兵人数达到200人。经过两个多月三次清理终于完成对故兵墓分布、各列墓制及故兵名字勘查。随后于1993年4月接受了设计重建故兵墓及纪念碑的图纸,在设计上我采用中国古老的“天圆地方”理念,墓葬群用“忠魂”两字嵌在扇形内,后用墓灯、前用石狮,其体现“天圆”之说,在纪念碑采用方形祭台形式,突出“地方”祭祀观念。
2、长山尾炮台的设计和清理。1994年我参与环岛公路配套景点建设工程,在牵莱园建设中,我受命绘制修复长山层炮台的图纸,在对长山尾炮台残迹进行勘查后,参照清代炮台的风格,绘制修复长山尾炮台的图纸,在建筑材料上采用与残迹相同材料——贝灰沙夯筑炮台城墙。并对修复过程中出土的文物进行清理建档,共清理瓷器20余件(片);其中兵防器物——火药罐1件。
除了以上主要工作,从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我参与文化馆的南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完成了对深澳庙会、云澳走社及车鼓舞、后宅渔灯赛会的采访、调查及整理工作,成功将云澳的车鼓舞和后宅的渔灯赛会申报为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汕头市南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头市南澳县政务大数据中心  网站标识码:4405230001  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052302000038号  备案号:粤ICP备20008825号  技术支持:南方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南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