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县“乡村运营师”大赛圆满落幕
<2025-01-10 09:52 来源:本网发布机构:本网 【字体:

       12月20日,南澳县“乡村运营师”大赛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0支团队聚焦乡村运营进行巅峰对决,共探乡村振兴新路径,孵化出一批可落地实施的乡村运营项目,激活南澳乡村产业“一池春水”。
       4月初,南澳县联合汕头大学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启动南澳县“乡村运营师”大赛,向全国高校师生及企业、机构、团队广发“英雄帖”,拿出最高达50万元奖金,邀请各路英才对接南澳县域内各村开展乡村运营项目策划,一时引发热议。
       近几年,乡村运营师这个新职业火了起来。在不同地方,乡村运营师有着不同的称谓。广东有些地方称之为“乡村管家”,安徽、浙江将其叫作“乡村CEO”,还有一些地方则称“乡村职业经理人”。
       尽管称呼不同,都指向那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专门人才。他们活跃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先进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运营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组织和管理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及其他专业化的生产形式。他们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谋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工资或红利的形式获取劳动报酬。在希望的田野里,他们是高素质农民群体的领军人才,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领。
       简而言之,乡村运营师就是来帮村里“做生意”的。他们以乡村品牌化运营,打造特色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游客或企业投资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受地理区位制约,引才难、留才难是南澳的短板,因此必须推动从注重“引人”到“引智”的转变,让项目引进人才、让项目来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青山环抱、云雾缭绕,位于南澳县深澳镇中南部的后花园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多样的乡村文化底蕴,为农文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村庄通过持续壮大特色优势农业,谋划推动旅游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农文旅产业融合新路径,逐步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25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225.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1350元上升至2.5万元,实现了乡村发展惠及村民,使得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这么一个网红村也遇到发展瓶颈,没有纳入新的业态很难活下来。目前后花园村仅配套了一些农家乐餐厅、喝茶歇脚的营地,游玩体验的项目较单调,最主要是缺乏民宿酒店等配套留客过夜。
       “此次乡村运营师大赛,有两个项目聚焦后花园村的农旅产业和茶产业。从中长期发展来看,项目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余程江说,目前正在运营其中一个子项目“花海星空露营地”,村里已经选址定于农业观光园中,正在规划设计帐篷营地。未来将主要聚焦研学游和企业团建活动,提供茶叶产业体验等,针对游客“住、购、娱”等方面引进新业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运营师类似于“军师”,既能助力村集体资源资产的盘活利用、保值增值,又能为乡村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落地性的建议方案,这对于当下急需人才的乡村是非常适配且现实的。
       作为“外来和尚”,如何破局念好念对“本地经”,是每个乡村运营师团队面临的挑战。
       事实上,早在大赛启动之初,为提高参赛项目质量,大赛组委会联合高校组织开展了多场调研活动。通过引导参赛者深入实地调研,“一村一策”开展项目策划,创新孵化出一批可落地实施的乡村运营项目。不仅为各领域英才提供了风采展示窗口,更加速了创新要素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一线集聚,为南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旺季旅游综合承载能力有待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总量和质量不足,旅游产品服务单一,夜游经济动能不足;土地等资源要素零散,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缺乏,经济基础薄弱……见面会上,乡村运营师直面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和村居画像进行深度分析。
        经过筛选最终形成56个参赛项目,既有贝藻蟹种业振兴和开发利用等硬科技,也有茶叶、金薯、苦瓜等农特产品的产业升级、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各团队提出,运用主题创意园区建设、新产品研发、成果应用推广、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乡村规划设计、民宿运营等推动农文渔旅融合发展,并嵌入数字技术应用、旅拍、轻综艺节目、网络直播以及大合唱、音乐会等丰富多样的实现形式。
       南澳岛是广东省内唯一的海岛县,自然风光旖旎,“海、山、史、庙”汇聚,有着“东方夏威夷”的美誉,深受各地游客喜爱。该县拥有海域4600平方公里,海洋捕捞业发达,为全国水产百强县。
       在此次参赛项目中,不少乡村运营师团聚焦于水产养殖。如扇贝种业培育团队,以“南澳金贝”为题开展实地调研,对当地养殖现状、制约当地养殖发展的问题开展调查。通过调研了解到,“黄金扇贝”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但同时发现,由于当地水质、苗种缺乏、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没有解决,导致“南澳金贝”养殖面积出现萎缩迹象。
       调研组成员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培育组成员,开展优质苗种培育工作,致力于扇贝苗的培育,增强抗压性,提高成活率。“乡村运营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该项目负责人张洪宽直言,目前“南澳金贝”已进入第四代培养,示范养殖工作也在推进中。在完成新品系到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后,团队有信心改善当地海水养殖产业萎靡的现状,助力乡村经济振兴。
       南澳县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乡土人才培育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乡村运营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令人欣喜的是,乘着此次大赛的东风,组委会坚持边比赛、边考察、边对接,摸索出一条更精准的无缝对接落地之路。目前,有5个项目已经落地,还有不少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其中,芯薪向荣育蟹团队致力于青蟹养殖模式创新,凭借南澳独特地理与优质水产资源,采用了集蟹公寓、循环水系统、育苗技术于一体的立体化循环水系统进行青蟹养殖。 “蟹公寓实现一蟹一户,减少青蟹打斗与病害传播,大幅提升存活率。循环水系统全方位处理海水与废水,既保障养殖环境可控,又助力绿色发展,还能在立体化空间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芯薪向荣育蟹团队负责人项梓菲说,为了带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以膏蟹和软壳蟹为特色产出,利润空间大、发展前景好。未来将提供物流、技术、品牌营销、销售渠道四大保障,携手当地打造南澳青蟹高端品牌。
       目前该团队已与深澳镇海滨村达成合作意向,并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绘制校地合作共赢的美好图景。在养殖计划上,团队将根据合作协议,为海滨村蟹养殖产业制定详细的养殖计划,包括蟹苗采购、养殖周期安排、饲料供应等关键环节。同时,持续为当地蟹农开展技术讲座、发放养殖手册,提高生产知识与技术,提升当地养殖技术与养殖产量,使得更多百姓可以接触到相关技术,拥有培育青蟹的能力以及实力。
       参赛项目中,除了有贝藻蟹种业振兴和开发利用等硬科技,还有聚焦乡村资源禀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项目。如,辉环文旅运营团队因地制宜,将后花园村打造成以文化创意、自然疗愈、教育研学、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为核心功能的茶旅田园综合体,结合周边文旅资源,以新、奇、特的农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多样化需求。
       此次大赛给南澳留下了一批宝贵的项目库,这些“金点子”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思路,希望乡村运营师继续将目光聚焦南澳,脚步踏入南澳,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将这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汕头市南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汕头市南澳县政务大数据中心  网站标识码:4405230001  联系我们
粤公网安备 44052302000038号  备案号:粤ICP备20008825号  技术支持:南方网  网站地图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南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