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全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力以赴扩大投资、拉动内需、加快建设、促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海岛人民期盼已久的南澳大桥工程于本月20日在南澳县长山尾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广东省副省长佟星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省、市和南澳县领导共同为大桥奠基石培土,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发布开工令,中央、省、市领导共同推动开工启动杆。典礼仪式由汕头市副市长、南澳大桥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苏耀光主持。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王继堂中将,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倪善学少将,广东省政府林英副秘书长,以及海军南海舰队、省交战办、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地震局、广东海事局、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中咨(武汉)桥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华路交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大庆建筑安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大桥局设计院、潮州市政府、揭阳市政府和汕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领导,中央、省驻汕单位、饶平县政府、汕头市各部门、各区、各金融机构的领导,中央、省、市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开工典礼。
南澳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地处广东省最接近台湾的突出部,战略地位显要,生态环境优美,海洋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的潜力。然而,千百年来的一水之隔,如同一道蓝色的屏风,阻隔了南澳与大陆的联络,制约了海岛的经济发展。“牵莱芜接山尾”、建设南澳大桥、破解发展瓶颈、实现海岛的振兴崛起,是海岛人民盼望已久的梦想。在上级的重视支持下,南澳大桥被列为广东省和汕头市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并被汕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重点民心工程。2006年初,南澳大桥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两年多来,在中央、省、市和部队首长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大桥今天终于顺利开工了!动工建设南澳大桥是汕头市一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海岛父老乡亲多年来的追梦之路即将实现。南澳大桥的建设与汕头同步实施的东部城市经济带建设连成一体,将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城市东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汕头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激活南澳的港口岸线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海洋资源和历史文物资源,必将有力地促进南澳的新一轮大招商、大发展,成为改善南澳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大通道。
20日上午风和日丽,南澳岛上天蓝海碧。南澳大桥工地彩旗飘扬、鼓乐喧天,一辆辆工程车、大型吊车整齐排列,一队队施工人员精神饱满进驻工地,现场到处洋溢着火热的建设气氛。
开工典礼上,佟星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的开工建设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大桥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有关单位致以亲切问候。佟星指出,建好南澳大桥,对于广东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粤东地区与国内国际的联系,促进沿海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南澳乃至粤东地区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佟星强调,广东省委、省政府将认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推进南澳大桥建设。汕头市委、市政府要千方百计确保大桥的顺利推进,以建设“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和“样板工程”为目标,通过技术优化和工艺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路子,使南澳大桥成为技术一流的桥梁建设典范,并以此拓展汕头发展空间,推动南澳乃至汕头区域中心城市的科学发展。
施工单位代表汤永生在讲话中表示,针对大桥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建设工期紧迫的实际,施工队将以优秀的跨海大桥建设团队、精良的施工装备和高效的管理模式组织好大桥建设。同时,将认真抓好大桥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各级有关文明工地的要求,建设和谐项目;并以科学的施工组织、扎实的安全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规范的现场施工,又好又快地完成南澳大桥建设任务,向汕头人民奉献一座精品工程,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随着礼炮齐鸣、礼花怒放、金狮起舞,参加典礼的主要领导、嘉宾兴致勃勃地为大桥奠基培土。在喧天鼓乐中,汕头市委书记黄志光发布开工令,中央、省、市领导共同推动了开工启动杆,全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
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含建设期利息),起于澄海莱芜围,与省道S336线(莱美路)相接、跨海,终于南澳长山尾苦路坪,接环岛公路;路线长约11.08公里,其中桥梁全长9341米,主桥宽14.4米,引桥宽12米。全线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12米。桥梁设计车辆荷载为公路—I级。工程建设期限为33个月。